抗癌營養指南:專家介紹4大飲食重點,有效補充體力!|識揀識食
- 妳想煮意
- 3月16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3月25日

當面對癌症挑戰時,正確的飲食對於支持病人體力、增強免疫力以及改善生活品質具有關鍵作用。在癌症治療期間,患者的營養需求可能會發生變化,因此了解如何調整飲食以應對這些變化非常重要。本文旨在介紹癌症患者日常飲食的基本原則和注意事項,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實用的指導,協助他們在治療過程中維持保持健康狀態。
癌症主要營養問題:營養不良
當患者被診斷出惡性腫瘤後,癌細胞會不斷分裂並可能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,這一過程需要大量能量。同時,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可能導致患者食慾不振,進而攝取不足所需的營養和熱量。為了彌補能量缺口,身體可能開始分解自身的脂肪和肌肉,導致體重急劇下降和營養不良,進而影響治療效果。
日常飲食建議

1️⃣ 吃高熱量和高蛋白質食物:
由於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體重急劇下降和營養不良,建議攝取熱量較高的食物以補充能量,並促進治療效果。而高蛋白質食物可分解為氨基酸,幫助合成免疫細胞及修復肌肉。
✔️ 推薦:富含油脂的魚類(如三文魚、吞拿魚和鯖魚),這些魚類不僅提供豐富的蛋白質,還能提供額外能量
❌ 避免:攝取含有致癌物質的加工肉品(例如香腸、午餐肉等)
2️⃣ 少吃多餐:
為應對因治療產生的食慾不佳情況,可採用少量多餐的策略,每天進食 5 至 6 次小餐,以確保足夠營養攝入
可考慮調整食物的質感,如將食物攪碎或攪爛,方便咀嚼與消化
3️⃣ 攝取充足水分:
水分充足有助於細胞正常運作,同時促進身體代謝廢物,包括化療藥物分解後產生的廢物,可透過尿液排出
建議每天攝取至少 1.5 至 2 升水,避免脫水狀況發生
除了水之外,適量的湯品和果汁等液體也能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
4️⃣ 純素不是最好的方法:
有可能熱量不足:素食若僅以清蒸或簡單醬料烹調,可能熱量不足,難以滿足患者的能量需求。
缺乏人體必需的氨基酸:多數素食來源的蛋白質屬於不完全蛋白質,缺乏某些人體必需的氨基酸,長期下來可能不利於治療效果。雖然不同素食食材之間可以互補必需氨基酸,但合理搭配(例如加入大豆或豆製品)十分重要。
有缺鐵性貧血風險:雖然某些素食食材含有較多的鐵質,但人體吸收效率較低(主要為三價鐵),長期食素可能增加缺鐵性貧血的風險。如有需要,可在註冊營養師建議下服用鐵質補充劑。
需適時補充維他命B12:維他命B12主要來自於肉類,對於紅血球的生成以及蛋白質的合成與分解均有重要作用,缺乏時也可在專業指導下補充。
其他注意事項
食物安全:
由於癌症治療可能削弱免疫系統,需特別留意食物的衛生與安全
確保食材充分煮熟,避免生食或未經消毒的食物,並盡量避開刺身、壽司、冰淇淋、燒味、生海鮮(如生蠔)以及含有蛋黃醬的食物
監測體重變化:
定期監控體重變化,並根據狀況及時調整飲食策略
如發現體重下降過快,應考慮增加熱量攝入
管理副作用:
癌症治療可能引發噁心、嘔吐、口腔潰瘍等副作用
在這些情況下,建議選擇易消化的食物,並在醫師指導下考慮使用營養補充品
心理支持:
飲食不僅影響身體健康,亦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
保持積極心態,必要時可尋求專業心理支持
總結來說,癌症患者的飲食應根據個人狀況量身定制,並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,以確保獲得最佳的營養支持和治療效果。以上建議僅供參考,每位患者的情況均有差異,制定個人化飲食計劃時,請務必先諮詢註冊營養師或醫生。
Comments